|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北京 » 门头沟 » 正文

乌鲁木齐人才策|海外人才:平台很吸引人 对青年的帮扶还可提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6  浏览次数:95
核心提示:  原标题:乌鲁木齐人才策|海外人才:平台很吸引人,对青年的帮扶还可提高  3月26日,乌鲁木齐出台“人才新政”,聚焦13个
  原标题:乌鲁木齐人才策|海外人才:平台很吸引人,对青年的帮扶还可提高  3月26日,乌鲁木齐出台“人才新政”,聚焦13个领域的高峰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籍”等引起各方关注。  政策出台后,乌鲁木齐祭出一系列实际行动,显示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6名外籍人才获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持永居证在自贸区办科技企业享国民待遇;普陀区、静安区通过置业补贴、市中心公寓等吸引人才……  为更多了解人才需求,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几位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返沪人才,以及正在海外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了解了他们对于今后选择乌鲁木齐与否的理由和看法。  科研平台、城市前景吸引人  “回国之前,曾在几个城市之间犹豫过,”在瑞典皇家工学院获得计算机和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完成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后,31岁的孙先生最终选择乌鲁木齐,于2017年到外高桥一家医药研发企业工作。  孙先生表示,自己在海外感受到乌鲁木齐的城市宣传做得比较好,科研机会比较多,“自己也想多积累经验,于是就选择了乌鲁木齐这个大平台。”  事实上,像孙先生这样具有海外名校科研背景的青年人才,有不少人正是看中了乌鲁木齐的广阔平台和开放环境。  在德国取得计算机生物学博士学历后,今年2月,29岁的萍女士回到乌鲁木齐,在一家高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她表示,自己回到乌鲁木齐是因为这里的科研平台和研究项目,“专业对口,带队的研究人员和同事也非常有默契,这很符合我的科研‘胃口’。”同时,学校给她开出了一份约17万的年薪,并缴纳较高的公积金。  与已经返沪的人才相比,还在国外高校读书、工作的几位年轻人,他们返回乌鲁木齐的动力更多地来自他们对这座城市发展潜力的乐观态度。  正在牛津大学物理系读博士的李同学表示,他对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本身就有好感,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有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意愿,因此自己在毕业后可能会选择乌鲁木齐作为自己的工作地。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读博士的宋同学认为乌鲁木齐是自己的“理想工作城市”,因为国内是一个很适合创业者和年轻人的地方,尤其是乌鲁木齐。  在瑞典哥德堡大学攻读药物化学博士的徐同学同样认为,乌鲁木齐的平台和规模效益是最为吸引他的地方。根据他介绍,国内较强的医药企业大都集中在江浙沪一带,而且该区域也聚集了大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国际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更高。  希望提高对青年人才帮扶  不少人认为,生活成本、对青年人才的帮扶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其实现代人生活的要素就4个:住房、医疗、教育以及交通。”孙先生个人感觉乌鲁木齐的医疗资源比起国外而言,是丰富的,但是住房、教育以及交通问题还有改进的余地。孙先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他和妻子刚刚结婚有了孩子,所以不得不考虑孩子将来教育的问题,目前了解下来,乌鲁木齐普通的双语幼儿园一年就要十几万,教育成本非常高。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虑,孙先生表示未来还是有可能会离开乌鲁木齐。“一个更加开放友好的环境才能在引进人才后留住人才。”  这并非他一人的想法。  在高校就职的萍女士认为,乌鲁木齐重点关注高峰人才,对于青年人才的渴求程度还有待提高。她也曾听同事朋友提起过千人计划,但是基本上都需要已经有研究成果甚至是副教授级别的研究人员,在她看来,对她们这种刚毕业的青年博士而言,门槛比较高。她表示,同样为博士后,在苏州工作的男友工资比她优厚。  正在瑞士一家高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真女士则关注落户政策和住房补贴。  真女士认为,第一,她需要科研平台搭建的支持和项目启动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乌鲁木齐的落户政策和住房安置或补贴政策。“住房补贴方面可能需要依人才层次的高低而定,地方也可以相对应地提供额外的补助。目前乌鲁木齐的房价比较高,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可能难以承担。”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