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近平十多年前批示过的英雄再“归来”
【学习小组按】
2005年正月十二,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马坑村,一名4岁女孩和一名8岁男孩正在铁轨上玩耍,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两个小孩被吓蒙了。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赶来的青年抓住男孩子的手将他向外甩出去,就在青年纵身抓到女孩的手时,火车呼啸而来,两个人被撞得飞了出去。
纵身一跃,定格为永恒。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对英雄李学生的壮举作出批示:
“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今天小组推荐7月17日《河南日报》文章《英雄并未走远》,一起向英雄致敬。
电影再现李学生救人现场
2005年3月2日,河南日报第一时间报道了李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今天的河南日报头版,英雄再“归来”,他就走在我们每一个出彩河南人的中间!
李学生女儿李敏(中)被邀请到首映式现场
“太感人了,我几乎从头流泪到结束。李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英雄,值得温州人学习。”温州市民张蓓蓓哽咽地说。
在温州工作的河南人杨平说,太感动了,他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河南人学习的榜样。
“网”事如烟,英雄归来,在全省上下争做出彩河南人的当下,也再次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豫韵风尚:这部电影感染力很强,100分钟的影片,看得聚精会神,跟着影片的剧情时而掩面哭泣、时而为李学生的憨厚而开怀。看完后感觉心被偷走了,止不住泪流,是中原文化孕育了无数出彩的“李学生”。
常道非道:影片没有枯燥的说教,情节生动流畅,再现了李学生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他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草根阶层,依然能够坚守真我,像星星一样发光发热,温暖我们。
诺亚方舟:一个好人,就是一支火炬,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电影中的李学生与富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不同的操守,不同的结局,有现实中的碰撞,有艺术上的冲突,感人至深,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黄河独钓人: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因为李学生的出现,商丘与温州成为友好城市,“好人”概念才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正能量的代名词。
万斌斌:前几天看了这个电影之后感觉特别感动,就好像他就在我们身边,从没离开过,就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人。作为商丘人,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商丘好人精神做好做大,让全国人民看到咱商丘人的性情、品格!争做出彩河南人,精彩有我!
鼓声阵阵:我上初中那会儿就经常听老师讲起他的事迹,最近英雄的电影上映了。今天看到一句话,可以说是对英雄恰如其分的注解——名叫学生,却能当千万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