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辽宁 » 锦州 » 正文

有新房有田地有工作 老区扶贫搬迁移民“住得安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1  浏览次数:117
核心提示:    有新房、有田地、有工作 老区扶贫搬迁移民“住得安心”    新华社南宁7月11日电(记者 向

    有新房、有田地、有工作 老区扶贫搬迁移民“住得安心”

    新华社南宁7月11日电(记者 向志强 郭轶凡)114平方米的房子、1亩地、每月3000元的工作……自从去年底搬入名为“老乡家园”的安置小区后,百色市右江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梁文院就开始了新生活,“打心眼里说,这新家住得安心。”

    老区百色是广西扶贫的主战场,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占总面积的95.4%,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当地扶贫的重要措施,近两年来百色已完成移民搬迁10.5万人。为了让这些移民“搬得出”,还能“稳得住”“能致富”,当地党委、政府想了不少法子。

    百色市右江区“老乡家园”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总投资约8000万元,共建有10栋6层230套安置房。2017年底,包括梁文院一家在内的122户汪甸瑶族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入住。“政府补贴以后,我家的房子自家只出了1万多元,政府还在车间安排了工作,生活不愁了。”梁文院说。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而言,搬出来只是第一步,搬迁贫困户的后续生活和发展问题更为重要。

    记者在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看到,这一安置点位于汪甸瑶族乡政府旁,周边2公里内配备了学校、医院等;小区内,与企业合作建成的就业扶贫车间,可吸纳150-200人就业;小区不远处是300亩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基地——“幸福田园”,按照“每户1亩地免费3年”的原则承包给易地扶贫搬迁户耕作和管理。

    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认为,要让搬迁户后续发展好,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壮大和发展特色产业。记者在位于新立村的移民搬迁点“广新家园”看到,这里安置了100多贫困户,当地除了壮大秋冬菜、芒果等特色产业外,还打造了若干个乡村休闲旅游点,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机会。

    西林县的沙糖桔种植、田东县的芒果种植、那坡县的种桑养蚕、凌云县的茶叶种植……近年来,百色市投入近10亿元发展特色产业,81%的贫困户从中受益,这些特色产业已成为搬迁贫困户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此外,百色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还注重同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百色市右江区对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周边的公共配套服务进行了合理规划,为搬迁群众解决子女读书、就业、就医、养老等需求,并实现与集镇原住居民同等待遇。“原来去乡政府办事得走几个小时山路,现在出门就能到。”搬迁户莫文珍说。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