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湖南 » 衡阳 » 正文

观赏保护两不误 故宫上线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9  浏览次数:102
核心提示:    《清明上河图》原作局部    故宫186万件文物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认知度最高

    《清明上河图》原作局部

    故宫186万件文物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认知度最高的中国传世名画。

    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真迹一旦展出,人们排队看、跑着看、带放大镜来看,看不过瘾排队再看……观赏变成“朝觐”。

    看《清明上河图》的队伍已排到5小时处

    然而,古书画界有句说法“纸寿千年,绢八百”。距今已有千年的《清明上河图》绢本每展出一次都是一种磨损。公众的文化诉求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吗?

    

    《清明上河图》巨幅互动长卷视频截图

    巨幅长卷将原画放大约20倍,张择端画笔下的814个角色、83头牲畜、29艘大小客货船、13辆交通工具、180多棵树全部“活动”起来。

    以虹桥局部景为例,汴河在缓缓地、有节奏地流动,船上的渔民在卖力划船,岸上人在轻轻招手,虹桥上人头攒动……一切好热闹!

    凤凰数字科技总裁王晓东介绍,《清明上河图》巨幅互动长卷的背后是数万张手工画卷,凝结了数位画师等的心血打磨以及众多故宫专家的研究成果。

    他说,“

    古书画界有句说法,“纸寿千年,绢八百”。更何况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每展出一次都是一种磨损,随后必须一直在黑暗、控制湿度和温度的保管室内存放至少三年,进行修复保护。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故宫昏暗的展厅,看到了‘一片昏黄’的国宝。由于年代久远,它的颜色逐渐褪去,长期展阅观摩的磨损,让有些部分辨认模糊。”一位曾三次在故宫目睹《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教授表示。

    纵0.248米、横5.287米,实际长短比是这样的

    受制于文物保护等诸多因素,“绝大多数文物人们一辈子都见不上一面。”王晓东感慨。他还表示,《清明上河图》真迹的展出机会极为有限,每五年才能展出一次,每次展出不能超过一个月。观众排队数小时,也只能近距离欣赏数分钟而已。且布展要求严格,玻璃窗里需充上氮气,光线不能太强,否则对文物也会有损。

    比如,敦煌莫高窟的许多窟已经停止接待参观者,因过多的游人参观导致窟内气温环境等变化,对壁画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封窟后,上千幅的壁画都无法展出。

    如何让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既能展出传播,又不至于进一步磨损昏黄?唯有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记者了解到,这幅古画的数字化进程已经从1.0版本升级至3.0版本。

    搜狐网的网络版《清明上河图》

    最初,国内搜狐网的网络版《清明上河图》,将原作长卷呈现在电脑浏览器窗口,画面中增加很多表示注释的加号,用户通过点击“加号”可以获得图中某一特定围观场面的故事及其扩展性历史知识。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清明上河图》1.0版。

    成都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巨幅动态《清明上河图》

    2010年成都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巨幅动态《清明上河图》堪称2.0版。长128米,高6.5米,观众边走边看用时10分钟,彰显了古典名画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古典名画、三维动画技术和巨幕投影技术结合的典范。

    《清明上河图3.0》巨幅互动长卷展厅,观者众多

    《清明上河图3.0》将国宝文物开发为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博物馆艺术新形态,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帮助观众打破时空限制,用看、触、听、赏、玩与作品进行多层次交互体验,宛如置身北宋的汴京。

    孙羊店沉浸剧场

    “古画真迹不可能经常展出,因为文物保护并不容易。我们致力于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法让观众感觉,比看真迹了解更多古画背后的故事、历史和知识。”王晓东说。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