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山东 » 菏泽 » 正文

一种酵母菌会“投硬币”随机决定基因表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9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    新华社华盛顿6月18日电(记者周舟)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酵母菌会
    新华社华盛顿6月18日电(记者周舟)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酵母菌会像“投硬币”一样随机决定自己的基因表达。    现代生物学认为,生物细胞核中DNA(脱氧核糖核酸)链上的4个碱基A、G、T、C(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能按照固定规律产生氨基酸,如CTG对应着亮氨酸,各种氨基酸序列连接在一起形成蛋白质。根据这种法则,如果知道DNA序列,就可以分析蛋白质序列。    英国巴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一组酵母菌中发现,有一种酵母菌会随机将CTG“翻译”为丝氨酸或是亮氨酸。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酵母菌的密码子CTG对应着两种tRNA(转移核糖核酸),一种对应丝氨酸,一种对应亮氨酸。tRNA是遗传密码的“翻译者”,可识别密码子以合成氨基酸。这种酵母菌DNA中的CTG序列被翻译时,会随机选择其中一种转移核糖核酸。    巴斯大学演化遗传学教授劳伦斯·赫斯特表示,随机采用两种不同的DNA翻译机制,这打破了原有的遗传法则;如此一来,就无法从DNA序列推测蛋白质序列。这是科研人员第一次在一个物种中观察到这种情况。    研究人员说,这种选择可能给酵母菌的“命运”带来很大不同,因为亲水的丝氨酸经常存在于蛋白质表面,而疏水的亮氨酸则被隐藏在蛋白质内部。但研究同时发现,这种酵母菌很少使用这一密码子,尤其不用它来构建关键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推断,这种随机编码机制可能有上亿年历史,但大多数物种都在进化中放弃了这一机制。这种酵母菌保留此方式的原因尚不清楚,或许在某种罕见情况下,这种随机选择可以带来好处。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