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山东 » 莱芜 » 正文

在这里,我实现了梦想(我的“上合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1  浏览次数:103
核心提示:    我来自俄罗斯。18年来,我在青岛工作、生活,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有我创办的工厂,有我的亲朋好
    我来自俄罗斯。18年来,我在青岛工作、生活,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有我创办的工厂,有我的亲朋好友,我深深地爱着青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将大大加深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和其他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这也将帮助我结识更多的客户,拿到更多的订单。    我的工厂是2000年在青岛胶州正式开始运营的。我们主要生产高端建筑管材,9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业务不断扩大,我们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也陆续设立了分厂。在这个行业,产品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研发新产品,就很难有新发展。我既是工厂的总经理,也是总工程师,经常琢磨着改善技术,创新产品。    运输环节的问题长期困扰我们。在业界,我们以供货速度快知名。客户下了订单,我们就立即从厂里发货。但传统的海运耗时长,有些客户所在国没有直达航线,空运则成本昂贵。客户不满意,我们也着急。    2017年6月,首趟中欧(青岛)货运班列正式开通,它全程7900公里,运行时间约22天,最终抵达莫斯科,比走海运节约了30天左右。这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我们通过首趟中欧班列发了货。这些年通过发自青岛的中亚班列和中欧班列,我们每月最少有30个标准集装箱的产品运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班列都特别火爆,集装箱装箱时,经常需要排队,这也反映了“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热度。    我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经常去不同国家出差,但我更喜欢中国。正是在这里,我实现了梦想。如今,我把家安在了青岛。我有4个儿子,其中3个都是中国大学的毕业生,小儿子正在青岛的小学读书。我们青岛工厂有400多名员工,其中超过七成的人工龄超过10年。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相互关心,一起成长。    (作者为青岛蓝色海洋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报记者管克江、宦翔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1日 21 版)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