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12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出炉,快来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昨天晚上,中华艺术宫灯光璀璨,嘉宾云集,2018“美好生活”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两个小时之后,12家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公共文化空间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样板房”。
放眼全市挑选样板
在上海,文化空间其实并不缺乏,但一些文化空间颜值低、服务意识和水平差、服务群体单一、服务效能不足,遭到百姓吐槽。
究竟什么样的文化空间才能称得上“最美”的称号,会受到市民的青睐呢?
在上海市民文化节组委会的指导下,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推出了2018“美好生活”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希望通过大赛的举办促进一批有设计感、有品位的落地,培育和发掘一批符合百姓需求的新型运营管理模式,打造更多高颜值、有内涵的公共文化空间。
大赛自3月底启动以来,经由机构自主报名、各区推选、市民网络推荐等渠道,最终有112个案例入围,涉及223个空间点位。颁奖典礼上,大赛颁发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五大类别的“空间设计奖”及“运营服务奖”。此外,大赛还评出两个最重量级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以表彰其在创新构想、设计思路、运营模式、活动组织和服务绩效方面的突出成绩。大赛也特设市民投票的“网络人气奖”,最终投票参与人次达292万。
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黄玮介绍,本次大赛放眼全市在公共文化空间的优秀案例和举措,通过专家与市民共同评选,推出市民眼中公共文化空间“美”“好”“新”的典范案例。在评比中注重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要有全新的设计理念。由过去的“设计方做主”转变为“老百姓做主”;二是要提供全新的服务内容。以文化为载体,与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样式相结合;三是要实现全新的服务方式。实现网上预约、线下同步的高效服务机制;四是要拓展全新的服务对象。将老年人、青年人、儿童等各年龄段的受众吸引到公共文化空间里来,实现空间服务效能的最大化;五是要使用全新的运营模式。让有创新的社会主体进行运营,为公共文化空间带来生机活力。
有颜值又有内涵
可以说,最终获奖的12家公共文化空间都极具特色。
获得本次“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的思南书局和陆家嘴融书房,各有所长。思南书局由闻名沪上的“思南读书会”演化而来,由200多场高质量的读书会,到2017年现象级的快闪书店,乃至今日的思南书局,标志“思南精神”逐步走向实体,走向精神与空间双方面的“人文地标”。
陆家嘴融书房则是由老旧社区图书馆改建而来,它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惊艳亮相,更以每周举办2场高质量的“陆家嘴读书会”吸引了众人。5个月来,读书会参与人数已近万人,每场活动人数爆满,节目由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全程电视录制,在《几何书房》栏目中播出,以“在场+在线”的方式覆盖全国4.5亿观众;并通过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活动招募信息和精华回顾;还与喜马拉雅FM合作,将每期嘉宾的现场分享音频传播给更广泛的全球听众,可谓“没有围墙的融书房”。
荣膺“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奖”、“网络人气奖”第一名两项大奖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前身是民国时“大上海计划”中的上海市立图书馆,而今它在八十年后再获新生,回归图书馆的生来使命。新馆秉承“源于尊重、最优方式的更新与再生”的设计理念,恢复并展现建筑大师董大酉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式复兴建筑”的历史特征与风貌,并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定位。
“基层文化空间运营服务奖”则颁给了浦东新区唐镇唐丰苑文化客厅。去年,唐丰苑居民区的居民们就发现:社区“推倒了一堵墙,打开了一扇门”,新亮相的家门口服务中心不仅做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的“四化”标准,还通过“三会”方式,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这“三张清单”。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7大类154个服务项目。
这次获奖的还有朵云书院广富林店、光的空间、望江驿、钟书阁、建投书局、大隐精舍、言几又等一批网红空间,以及泗泾镇非遗传习基地、航头镇鹤邻家美丽庭院等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文化空间。
黄玮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复合功能的文化空间越来越多,也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次大赛不仅评选了一批高颜值的公共文化空间“样板房”,更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提供了示范性、可复制的模式,这是贯彻落实“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些“样板房“你去过吗?
静安区文化馆 基层文化空间设计奖
静安区文化馆新馆,其现代,时尚的内部空间,在功能上不仅容纳文化馆传统公益文化项目及其服务的内容,更涉及时尚、前瞻、开放的艺术体验,循着“中西融合、彰显时尚、互动参与、雅俗共赏”的思路,体现因地制宜,为市民的多元需求而造。
唐丰苑文化客厅 基层文化空间运营服务奖
曾经,这里是一堵墙,墙内是居委的办公地;现在,这里是社区居民的一门式服务场所,提供7大门类154个服务项目。唐丰苑文化客厅打造家门口服务站始终围绕“温暖”两字,在空间设计、功能布局、内容设置、活动安排、开放时间、参与方式等方面,全面想居民所想,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融入到公共服务的点滴当中。
杨浦区图书馆 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奖
它曾是民国时“大上海计划”中规划的上海市立图书馆,而今,它在八十年后再获新生,回归图书馆这一知识殿堂的生来使命。改造秉承“源于尊重,最优方式的更新与再生”的设计理念,恢复并展现建筑大师董大酉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式复兴建筑”的历史特征与风貌,并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定位,使其成为知识杨浦承接历史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新地标,一座精神的灯塔。
我嘉书房 公共阅读空间运营服务奖
这是家门口的书房,也是串起全区公共文化资源的网络,发扬区域文脉的“点睛”之笔。我嘉书房以遍布嘉定全区的30个特色书房,探索社会化合作运营模式,为嘉定“文化民生”注入新的活力,让市民在“全域书香城市”中,收获精致而美好的公共文化享受体验。
大隐书局深夜书房 创智天地店商圈文化空间设计奖
这是一家“为守望者暖茶,为夜行人燃灯”的深夜书房,也是家庭书房的延伸处。经过意喻“书山之高、阅读之趣”的垂直书架和阶梯,在藏书如山的融合空间中开始书随身行。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运营到深夜两点,为夜读者点亮一盏温暖的夜灯,成为城市灵魂的栖息地。
美罗艺cake 商圈文化空间运营服务奖
每月更新的主题,每场20分钟的演出,让市民在漫步商圈的时候停下脚步,近距离感受文化气息。美罗艺cake将演出置于流动的人群中,赋予商圈以鲜活的文化生命力,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以徐汇区的商业文化布局与高品位文化身份标识,营造美罗城商圈独特的文化名片。
顾绣体验馆 文博艺术空间设计奖
顾绣这一起源于松江的刺绣艺术形式,以其高雅的书画写意闻名于世。而在松江思鲈园遂养堂中,顾绣体验馆将古老的建筑空间、传世的非遗技艺与文化修身相结合,以丝线、绣针串起新的“文化雅集”,让百年顾绣的魅力在此绽放。
张江戏剧谷 文博艺术空间运营服务奖
曾经,上海人说为看一场戏,要过一条江。张江戏剧谷的诞生,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引入大量优秀剧目,让下班后在张江科学城看一场话剧、听一场音乐会变成可能。张江戏剧谷让戏剧过江,让文化东进,令张江“文艺”起来,让美好生活与艺术结伴同行。
朵云书院广富林店 跨界文化空间设计奖
它依古建筑而生,一座完整搬迁的徽派建筑“明朝高房”,设计师并未附加太多“设计”,传达的却是一座书院该有的“安静”。在朵云书院,一株松柏映月而生。一朵白云镜像于天地之间,正是迂回渐进,移步换景,以书制静的格局。正如设计师所说:我没有让这位老人变成一个少年,而只是让他的白发苍苍变得更有气质一些。
泗泾镇非遗传习基地 跨界文化空间运营服务奖
十锦细锣鼓、松江皮影、面塑、剪纸等传统的非遗技艺,在泗泾镇马家厅这一文物古建中焕发新的活力。非遗入驻犹如活水,不仅让泗泾的非遗文化和传承人们聚集于此,更集演出、教习、实物展示、文化讲座于一体,成为泗泾古镇的人文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基地。
思南书局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由两百多场读书会,到一个现象级的快闪书店,乃至今日的思南书局,标志着“思南精神”逐步走向实体,走向精神与空间双方面的“人文地标”。思南书局可被看做一个人,一个有历史,同时又面向未来的上海人,他的空间格局考虑到人的心灵,思想,学习和潜意识,像人一样构建他获取知识发现自我以及世界的系统,正如思南书局自身所言:一个真正的书店,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性格,而梧桐树下这个建筑里,装满了闪闪发光的灵魂。
融书房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在线,即在场。这令地处陆家嘴白金地段的融书房跳出了空间的限制,打造出全新的阅读空间与阅读方式。“融”,既有“金融”的涵义,又有着“融合”的寓意,融书房探索的是一条满足新时代知识供需及匹配优化的道路,联手媒体等社会资源,对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大众知识市场的改革路径进行探路。在此,建筑的场所精神与在线的文化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成为“无边界”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