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樱花 » 安徽 » 阜阳 » 正文

“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教材出版方回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2  浏览次数:117
核心提示:    “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教材出版方深夜回应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教材出版方深夜回应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宋宇晟)应该叫“姥姥”还是应该叫“外婆”?近日,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一本小学教材中的课文,而成为网友广泛讨论的话题。    网友在微博晒出的课文照片。图中标红处已由“外婆”改为“姥姥”。微博截图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乌鲁木齐小学语文课本认定“外公外婆”是方言,一律改成“姥爷姥姥”。该消息显示,乌鲁木齐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24课《打碗碗花》中,原文的“外婆”全部被改成“姥姥”。另有报道援引此前乌鲁木齐市教委对某问题的回应,称“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微博截图    这样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的“创作欲”。有网友表示,以后要唱《姥姥的澎湖湾》了;也有网友觉得,按照上述说法,周杰伦的《外婆》也要改叫《姥姥》了;还有人把童话故事里的“狼外婆”改成了“狼姥姥”……    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做出回应。网站截图    21日晚,这套教材的出版方——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表说明,对此事作出回应。    这份说明称,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按此种说法,教材中将“外婆”改为“姥姥”的原因是“教学任务”。    网友在微博晒出的教材封面。微博截图    同时,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表示,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    “我社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后续我社将协助教研部门共同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并充分考虑乌鲁木齐地域文化和用语习惯。”该说明写到。    此外,说明也指出,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无关,“是2017年对读者来信反映本社《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    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做出回应。网站截图    稍后,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在其官网又发布一则声明。声明称,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迄今为止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完)
 
 
[ 樱花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樱花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